绥阳县大路槽乡“343举措”兴产业促增收
| 招商动态 |2017-03-08
近年来,大路槽乡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抢抓贵州建设“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”和遵义打造“全域旅游示范区”发展机遇,积极探索“生态立乡、产业富乡、旅游兴乡”发展新路,夯实发展基础、破除发展瓶颈、厚植发展优势,到2016年,该乡已悄然嬗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乡镇、全域旅游乡镇,人均收入达9500 元,年终工作考核跃居全县三类乡镇序列第一名,为我县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等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。
聚力三项措施夯实发展基础
一是建组织强保障。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,建立健全相应的措施和推进计划,明确各项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,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。二是重融资解难题。积极探索整合相关资源,推进大路槽乡“信用工程”建设,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,降低融资难度。积极稳妥推广新型抵押担保方式,简便办事程序,拓宽融资方式和渠道,破解发展资金难题。三是定机制增动能。本着“谁发展,谁受益”的原则,制定了配套考核办法,通过季度、年度量化考核,充分激发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,目前全乡5个村积极行动,形成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。
致力四步联动破除发展瓶颈
一是强化学习打底子,采取“出去看,在家干”双结合的学习模式,苦学市场经济知识,把握市场经济导向。组织相关部门和村支两委先后到播州区、仁怀市、湄潭县等地考察学习,增长见识,提升发展能力。二是摸清底数定调子。对村集体资源、资产、资金进行全面排查,结合自身优势,深入研究上级政策,分析村里的主导产业、特色产业,盘清自身家底,制定集体增收的规划和目标。三是集中民智想法子。村委会结合自身优势制定发展规划目标,选择适合的产业,召开村民代表大会,问计于民,与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发展良策。四是整合资源选路子。党委领导班子直接挂帮基础薄弱、发展欠活力的村,负责提供资金、技术、信息、政策支持,以大力推进“五村工程”为抓手,整合“四在农家·美丽乡村”“财政支持千村集体经济”等帮扶资金,助推产业发展。截至目前,通过寻求上级帮扶、招商引资等方式吸纳投资近1000万元,直接资助项目5个,其中贫困村项目1个。
着力三大产业厚植发展优势
一是发展旅游产业。按照“公司+村委会+贫困户”合作模式,该乡文星村依托红果树景区旅游产业发展,大力实施“五村工程”,带动实现整村脱贫。引导贫困户通过“特惠贷”贷款入股红果树旅游景区,按照政府担保,公司保本,年底固定分红的形式,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得3000元保底分红。文山村依托独特自然优势,发展特色乡村旅游,建设桃木溪天体游泳场,2016年正式运营后,纯收入超过65万元,带动20余名贫困户就业。同时,建成文星饭庄、桂花苑农庄、冤家河等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农家乐8家。全乡2016年累计接待游客20 余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。二是发展“三色”农业。红色高粱。与贵州仁怀钓鱼台国宾酒业签署订单协议,采用公司+农户+基地的农业产业种植模式,建立万亩国宾高粱基地,2000余农户参与种植,2016年种植有机高粱7000余亩,产量300万斤,增收750万余元。金色烤烟。采取“家庭农场”和职业烟农大户承包模式,实现烤烟生产专业化。建成优质烤烟基地5个,种植面积1520余亩,总收入达550万余元,种植户户均增收3.5万元,实现税收100余万元。绿色药材。引进贵州浩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,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,在长阳村发展中药材产业。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药材300余亩,户均增收15000余元。五是发展生态养殖。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,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该乡文山村利用撂荒的荒山土地资源优势,栽种了15000余亩经果林,同时在经果林下养殖生态土鸡,2016年孵化生态土鸡苗30万羽;发展养殖1500余户;存栏土鸡75万羽、出栏土鸡20万羽,实现经济收入1500万元,带动群众脱贫致富51户。